推荐等级:
发布时间: 2025-05-22 16:50
扫码用手机做题
小强,19岁,在仓库做分拣员,父母都是农民。公司要求每天工作满6个小时,工资每小时10元,且无休假。一天,他在分拣重物时不幸扭伤了腰,被工友送到了医院。医疗费花了4000多元,公司没给其补偿,并以他无法继续工作为由将他辞退。小强出院后一直在家待着,无法干重活,一时找不到工作,情绪很差。小强的朋友向社会工作者介绍了小强的情况,希望能得到帮助,社会工作者接受了求助。
问题:
1.结合案例,说明企业社会工作的特点。
2.依据企业社会工作的服务内容,社会工作者可以为小强提供哪些服务?
本题解析:
1.企业社会工作具有如下特点:
(1)争取职工的职业福利是企业社会工作的核心内容,本案中可以为小强争取福利。
(2)监督企业落实涉及职工权益的法律、法规是企业社会工作的重要手段,本案中可以为小强办理保险、给予补助。
(3)因地制宜开展和设计有特色的服务项目是企业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
(4)兼顾公共性、公益性与多方共赢的统一是企业社会工作的主要策略。
2.企业社会工作服务内容包括:职工职业生涯规划、职工心理健康辅导与情绪管理、职工素质提升、职业安全与健康、组织职工参与企业管理、职工的工作生活平衡与家庭辅导、劳动关系协调、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困难群体关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依据企业社会工作的服务内容,社会工作者可以为小强提供以下服务:
(1)职工职业生涯规划:与小强讨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明确其自身的职业定位,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选择合适的工作岗位。
(2)职工心理健康辅导与情绪管理:为小强提供心理辅导,去除其负面情绪,直面现实生活。
(3)职工素质提升:通过教育和引导增强小强的维权意识,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并提高文化知识。
(4)宣传职业安全与健康教育:普及劳动安全与卫生方面的法规,增强预防工伤和职业病的宣传教育。
(5)劳资关系协调:走访小强曾经的企业,借助媒体宣传的手段,维护小强的合法权益。
(6)困难群体关怀:
①申请社会救助:评估小强家庭的经济状况,向政府有关部门申请最低生活保障,解决其经济压力和生存困难。
②申请企业帮困:积极走访小强曾经所在的单位,反映小强的实际情况,争取获得企业的帮困资助。
③开展社会帮困:通过社会共助、邻里互助、老乡资助的方式,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帮助小强渡过生存难关。
④争取工伤赔偿:通过司法途径,厘清事故责任,帮助小强获得相应赔偿。
林先生是独子,父亲早亡,与母亲相依为命。由于是独子,所以母亲相当宠爱他,林先生在校时爱玩,成绩不好,只念到职校。毕业后,林先生在一家工厂担任工人时,认识了比他小三岁的太太,并且在25岁的时候结婚。婚后两年,他的母亲去世,只留下一点钱。目前林先生已经三十岁,仍旧在工厂当工人,生有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太太因为娘家在外地,加上孩子出生后无力承担保姆费用,所以太太就辞职在家照顾孩子。去年林先生贷款30万元买了一套房子,所以林先生被太太逼着晚上还要做兼职,以便有额外的收入来补贴家庭,夫妻时常会为了家庭琐事发生一些口角。最近由于经济不景气,三个月之前工厂辞退了林先生,这使得林先生除了一方面在找工作之外,晚上的兼职需要工作到更晚。同时林先生也在邻居的介绍下到街道的社会救济所申请补助。在接案会谈中,林氏夫妇给人的初步印象是木讷、无助、刻苦与忠厚老实的个性。由于林先生和太太有家产和工作能力,不符合社会救济的条件。
有一天林太太向工作者提及林先生在管教子女上的问题,由于林先生忙于上班兼职,与孩子相处时间少,孩子都相当怕林先生,再加上林先生感慨过去没有好好念书,以至于学历低而只有微薄的薪水。因此对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给予相当大的压力和期望。最近小学二年级的儿子考试有两门不及格,被父亲狠狠地打了一顿,第二天没有去上课。所以林太太打电话请求社工救助。
当社工与林先生联系时,林先生也知道大概是什么事情,很快就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无力感,希望社工能帮助他们。
问题:
1.作为家庭社会工作者,请你对林先生的问题进行分析。
2.作为家庭社会工作者,你认为你该如何作出干预,请列出简要的干预要点。
本题解析:
1.通过案例,我们发现林先生的问题大致如下:
(1)个人方面:独生子且从小受宠,文化水平较低且能力一般,存在诸多非理性思想,并有低自尊表现,感到内心的痛苦和无力。
(2)家庭方面:和妻子容易为家庭琐事发生口角,夫妻感情有摩擦(夫妻时常会为了家庭琐事发生一些口角);在对待孩子教养方面,缺乏教养孩子的能力和技巧(儿子考试不及格,责打孩子)。
(3)生活方面:刚被辞退工作,正在寻找新的职业,同时面临繁重的兼职工作;个人能力较差,赚钱不易,且一人承担抚养家庭的重担,家庭经济压力大。
2.对于案主可以采取如下的辅导策略:
(1)深入访谈,和案主一同分析和寻找问题的根源,寻求处理个人心理问题方面的辅导策略。
(2)对林先生和林太太进行婚姻辅导,以协调双方的夫妻关系。
(3)建议案主参加讲座或辅导,或与孩子的老师联系,学习合理教养孩子的方式和方法。
(4)建议案主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以增强个人的就业能力,寻找稳定的工作。
(5)寻求社会资源,以缓解林先生的家庭经济压力。
王某,男, 21 岁,大专在读,家庭经济条件一般,最近认识了一帮不良朋友,并染上毒瘾。因父母给的生活费有限,他持刀抢劫了一名女子的首饰去买毒品,随后被警察抓获并被关进了监狱。其父母得知后很震惊,他自己也十分悔恨,社会工作者此时介入,为王某开展了个案服务。
问题:
1.在监服刑期间,矫正社会工作者可以为王某提供哪些服务?
2. 运用行为治疗法,具体说明如何帮助王某戒除毒瘾。
本题解析:
1.本案例中,矫正社会工作者可以为王某提供以下服务:
(1)协助适应监禁场所生活:①帮助王某熟悉监狱环境,向王某介绍监狱的环境、作息制度、监管措施、奖惩办法等;②协助王某戒除毒瘾,以使其更好地遵守监禁场所的规定;③提醒王某善交狱友,保持行为端正,预防犯罪思想观念和行为的交叉感染。
(2)提供专业咨询服务:①通过公民教育,使王某逐步了解并习得合法公民的基本素养;②通过心理、情绪辅导,改变王某的不良情绪;③对王某加强职业技能训练,使其出狱后可以用社会认可的方式和途径谋生;④通过自我认知能力训练、人际沟通能力训练、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知识的学习等,提升王某人际交往的意识和能力。新版章节练习,考前压卷,完整优质题库+考生笔记分享,实时更新,软件,
(3)帮助加强与社会的联系:①邀请知名社会人士(如学者、文艺工作者)到监狱开讲座、开展文艺演出,使王某了解外面社会的变化;②通过打电话、组织家属探访、倡导放假制度等方式,保持和加强王某与其家庭的联系,促进他的正面转化;③动员社会志愿人士与王某建立结对帮教关系,用真情感化他,为其日后重返社会构建良好的社会网络。
注:服务内容的点多答不扣分。
2. 运用行为治疗法戒除毒瘾的操作如下:
(1)评估方案。为王某制订一个评估方案,在治疗前对他的外在问题行为的表现进行记录。
(2) 治疗的策略与技巧。选择恰当的治疗策略与技巧,如运用反应性治疗技巧中的药物厌恶疗法、想象厌恶疗法等,以减少王某毒瘾发作的次数。
(3) 增强物的使用。当王某抵制毒瘾成功一次后,及时给予奖励以满足其精神、社会和心理的需要,如赞赏、快乐、自由等。
(4) 强化程序。在治疗的初期,凡王某成功抵制一次毒瘾后便给予奖励,在治疗中后期,成功抵制一次毒瘾后只作不规则奖励。
本市某小区内有一位现年83岁的闵阿婆。闵阿婆一生养育了6个女儿,没有儿子,老伴已经去世多年,平时她跟大女儿一家一起居住。其他5个女儿则分别居住在其他城市。前几年,闵阿婆的大女儿因中风瘫痪,大女婿赶她出门,闵阿婆一下子变成了依靠低保金生活的独居老人,身体状况也每况愈下。几年来,闵阿婆的其他5个女儿在照顾母亲的问题上相互推诿,谁都不肯承担照顾和赡养母亲的责任。现在,年老多病的闵阿婆孤身一人独自生活,行动不便很少出门,有时烧一顿饭要吃好几天,有时烧不动就只有饿肚子。
问题:
1.在上述案例中,闵阿婆目前面临的主要困境有哪些?
2.针对闵阿婆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本题解析:
1.闵阿婆目前面临的主要困境有:年老多病,身边无人陪伴;缺乏精神慰藉;生活无人照料。
2.主要介入策略:
(1)与闵阿婆的6个女儿进行联系,要求他们通过协商,确定照顾闵阿婆的实施方案:或将闵阿婆接到他们自己家中照顾:或轮流定期到闵阿婆的住处料理她的日常生活;或为闵阿婆请一个保姆料理日常生活;或将闵阿婆送入敬老院,实施院舍照顾。必要时,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社区法律援助中心实施法律监督,督促闵阿婆的女儿切实负起照顾和赡养责任。
(2)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联系,请医生定期上门为闵阿婆做检查治疗,或设立家庭病床开展医疗服务。
(3)组织社区志愿者经常上门看望闵阿婆,与闵阿婆聊天,加强精神慰藉。
残疾人社会工作者小赵在社区开展残疾人普查时,发现一特殊家庭,其家庭基本情况如下:李某,男,64岁,精神障碍,一级残疾,有强烈的暴力倾向,经常打骂妻子,靠镇静药物维持;李某之妻郝某,58岁,肢体残疾,双腿截肢,一级残疾,长期卧病在床;李某之子李某某,39岁,14岁时患精神分裂症,二级残疾,因为长时间服用药物导致身体特别虚弱,只能从事轻体力劳动。
由于一家三口基本上没有劳动能力,地里的活基本上是靠出嫁的女儿帮忙,没有其他的经济收入,也没有钱再继续治疗;房屋常年失修,有坍塌危险;乡里乡亲都对李某家表示同情,经常送些日常用品;村委会虽多次协助申请低保,上级部门皆以有子女供养为由没有批准;该市某高校社工系长期组织志愿者为其提供志愿服务。
针对这些情况,社会工作者决定利用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对其家庭进行救助,主要策略包括:
1.发动李某家的亲戚、朋友对其进行生活照料。
2.动员邻里资源,增加对李某家的日常生活照料。
3.运用农村合作医疗,为李某家人提供医疗康复服务。
4.联系民间非营利组织,为其提供资金捐赠。
5.联系当地企业,为李某某找到一份适合他的工作。
【问题】
1.结合李某家庭的主要困难,对上述活动策略进行简要评析。
2.请指出还有哪些社会支持网络可以运用,并阐述其提供的支持?
1、通过案例可见,李某家的主要困难有经济困难、住房困难、就医困难、生活照料困难、劳动困难等。案例中的服务策略能较好地缓解上述困难,两者的相关度较高。根据社会支持网络理论,上述策略提及的且李某可运用的支持网络还有:政府、志愿者、社工的资源。
2、可以运用的社会支持网络有:(1)政府作为政策制定者,可以为残疾人提供政策性支持,包括为残疾人家庭提供最低生活保障(低保)制度、提供医疗救助和其他临时救济工作。(2)志愿者作为重要的支持网络,一方面可以为残疾人提供直接照料服务;另一方面,可以为家属提供精神支持,缓解焦虑与紧张情绪。(3)社会工作者作为残疾人重要的资源,正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一方面他们通过直接服务,运用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方法为残疾人提供服务;另一方面,作为协调者,他们可以调动多种社会资源,间接为残疾人提供服务,正如这些支持网络的合作协调人。
本题解析:
1.通过案例可见,李某家的主要困难有经济困难、住房困难、就医困难、生活照料困难、劳动困难等。
案例中的服务策略能较好地缓解上述困难,两者的相关度较高。根据社会支持网络理论,上述策略提及的且李某可运用的支持网络还有:政府、志愿者、社工的资源。
2.可以运用的社会支持网络有:
(1)政府作为政策制定者,可以为残疾人提供政策性支持,包括为残疾人家庭提供最低生活保障(低保)制度、提供医疗救助和其他临时救济工作。
(2)志愿者作为重要的支持网络,一方面可以为残疾人提供直接照料服务;另一方面,可以为家属提供精神支持,缓解焦虑与紧张情绪。
(3)社会工作者作为残疾人重要的资源,正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一方面他们通过直接服务,运用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方法为残疾人提供服务;另一方面,作为协调者,他们可以调动多种社会资源,间接为残疾人提供服务,正如这些支持网络的合作协调人。
试卷分类:中级社会工作实务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中级社会工作实务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中级社会工作实务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中级社会综合能力
练习次数:6次
试卷分类:中级社会综合能力
练习次数:6次
试卷分类:中级社会综合能力
练习次数:6次
试卷分类:中级社会综合能力
练习次数:5次
试卷分类:初级社会综合能力
练习次数:9次
试卷分类:初级社会综合能力
练习次数:8次
试卷分类:初级社会综合能力
练习次数: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