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社会工作者中级社会工作实务->2026中级社工《社会工作实务》模拟试卷1

2026中级社工《社会工作实务》模拟试卷1

推荐等级:

发布时间: 2021-11-23 08:57

扫码用手机做题

试卷预览

1 问答题 1分

某地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积极促进当地残疾人就业,联合当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开展相应服务。在调研中发现,有些残疾人对国家的残疾人就业扶持政策不甚了解;有些残疾人对自身劳动能力估计不足导致在求职中屡遭挫折;有些残疾人在工作中缺乏相应的职业技能只能从事简单工种;还有些残疾人缺乏职业规划,对未来发展迷茫。为解决以上问题,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计划以“治疗一康复一发展”为核心目标为当地残疾人提供服务。

要求:

请按照残疾人职业康复的步骤,设计一份残疾人职业康复服务方案,请列出各阶段的主要目标和服务内容。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模拟试卷,2026中级社工《社会工作实务》模拟试卷1

2 问答题 1分

某小区幼儿园旁交通干道多,来来往往有很多车辆,社区的居民每次来接孩子放学都得小心翼翼,对于这样的重大安全隐患。热心的居民王阿姨出面组织了一些家长作为志愿者,对孩子放学这个时间进行交通劝导提醒,保障孩子安全。王阿姨在组织第一次会议时候,场面就非常混乱,大家七嘴八舌:有的认为志愿执勤活动应仔细安排,明确分工;有的认为执勤活动占用很多时间,而且还要产生一些额外费用,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提出执勤万一出了事儿怎么办,应当购买保险……在随后的交通劝导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甚至还出现志愿者与他人发生冲突的情况。王阿姨对此不知如何是好,于是找到了社会工作者。

问题:

1.从参与能力的角度,列出本案例中影响居民参与志愿者服务的主要因素。

2.为推动该社区志愿服务发展,社会工作者应开展哪些工作?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1.从参与能力角度,本案例中影响居民参与志愿者服务的主要因素包括:

(1)时间因素。是影响居民参与能力的因素之一。材料中有的人认为执勤活动需要占用很多时间。居民是否有能力付出这些时间,会影响其参与行为。

(2)金钱因素。材料中有居民认为执勤活动会产生一些额外费用。居民是否有能力付出这些金钱,会影响其参与行为。

(3)知识与技巧因素。材料中,第一次开会的场面非常混乱,需要掌握相关技巧;志愿者执勤活动的安排分工需要相关的知识;在交通疏导中出现志愿者与他人发生冲突表明交通疏导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居民缺乏相关的知识和技巧会妨碍其参与社区事务。

(4)制度因素。材料中,志愿者执勤活动应仔细安排,明确分工,体现了制度因素对居民参与意愿的影响。

2.为推动该社区志愿服务发展,社会工作者应开展如下工作:

(1)策划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带领志愿者开展服务,促进社区居民对参与价值的肯定。为推动该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社会工作者应发掘和策划多种多样的志愿服务项目,拓展志愿服务的项目领域。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申请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解决志愿服务中的部分经费问题和保险问题,带领志愿者开展服务。

(2)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能力。发掘培养志愿者骨干,培育扶持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社会工作者在设计实施社区志愿服务项目的同时,要注重发掘培养志愿者骨干,形成社会工作者带动志愿者骨干、志愿者骨干带动普通志愿者的工作模式。积极推动志愿者团队结构化、引导志愿者自发成立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并在发展中予以多方位的支持,通过社区社会组织有序组织交通疏导。

(3)组织开展志愿者培训,提升服务水平。志愿服务的健康发展,有赖于志愿者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社区社会工作者要根据志愿服务的需要,对志愿者开展服务态度、权利义务、服务技能等多方面的培训,引导志愿者不断改进服务态度,增强服务技能,提高服务质量,促进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4)提升社区居民的参与意愿。做好志愿者管理,推动志愿服务事业持续发展。一方面,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设立灵活多样的表彰奖项,开展社区志愿服务的评比,使志愿者的服务行为及时得到社会的肯定,对社区志愿者予以激励和表彰;另一方面,结合《志愿服务记录办法》和民政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积极推广“志愿服务时间银行”“互助服务”“服务转换”等有效形式,使志愿者在自身需要帮助时能够得到社会的回报。

3 问答题 1分

某小区内有一位陈大爷,现年70岁。陈大爷的老伴已经去世多年,一直与小儿子居住,小儿子未婚,其他3个子女在同城的其他小区,都已经成家立业,有着自己的家庭和生活。尽管住的地方距离陈大爷家不远,路程1小时,平时基本不来看望陈大爷。天有不测风云,小儿子被诊断为胃癌晚期,并于不久后就离开了人世,只剩下陈大爷一个人居住在家。因为没有收入和生活来源,陈大爷一直靠着政府的低保金独自生活。由于年纪的增长,容易患上各类疾病,身体越来越差,前段时间被检查出有高血压和心脏病,尽管不是很严重的情况,陈大爷子女知道这个消息后,谁都不愿意去赡养和照顾老人,认为老人生病要会花费很多钱。自从小儿子去世后,陈大爷一直居住在家,基本不出门,与外界也没有联系。

问题:

1.在上述案例中,陈大爷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哪些?

2.针对陈大爷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1.在上述案例中,陈大爷的困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疾病与医疗的困境。陈大爷年老多病,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且闭门不出,存在生命安全的风险;

(2)家庭照顾的困境。老伴已经去世多年,孤身一人独自生活,子女不愿赡养,无人照料;

(3)社会隔离的困境,因行动不便,基本不出门,与外界也没有联系;

(4)经济方面的困境。陈大爷小儿子去世后,没有生活来源,只有靠政府低保生活;

(5)情感方面的困境。陈大爷的老伴已经去世多年,相依为命的小儿子也不幸去世,独自一人生活,无人交流。

2.针对陈大爷目前的困境,社工可以采取以下介入策略:

(1)联系陈大爷的子女,确定照顾陈大爷的实施方案。与陈大爷的子女取得联系,请他们协商确定照顾陈大爷的实施方案。

(2)联系老人照顾机构,在子女无法照顾老人的时候,获得机构的临时照顾。

(3)通过社区法律援助中心实施法律监督,督促陈大爷的子女承担起照顾、赡养母亲的责任和义务。

(4)联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相关医疗服务。社工可以联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请医生定期上门为陈大爷体检,或者设立家庭病床开展医疗服务,改善她的身体状况。

(5)组织社区志愿者开展服务。组织社区志愿者去看望陈大爷,和陈大爷聊天,开展精神慰藉活动。

(6)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陈大爷参加社区组织的老年活动,加强与同龄老人的沟通,缓解心理困扰,增强自我认同感。

4 问答题 1分

近年来,某小区养宠物狗的家庭越来越多。宠物狗给主人带来快乐的同时也给小区带来了一些问题:狗的粪便随处可见;大型犬有时会惊吓到小孩;夜晚狗的叫声经常会吵扰邻居;狗伤人事件时有发生……部分居民对此非常不满,常与养狗者发生冲突,社区的邻里关系受到了影响,尽管居委会通过调解暂时缓解了一些矛盾,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为此,社会工作者与居民代表讨论后,提出建立“养狗自律会”的设想。他们在居民区张贴拟成立“养狗自律会”的海报,发放宣传单,征求居民的意见;邀请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居民代表参加座谈会,讨论解决办法。两周后,“养狗自律会”正式成立,推举了会长、秘书长,明确了监督员、宣传员等分工。“养狗自律会”通过社区民意调查形成了“错时遛狗、粪便自清”等自律公约。同时“养狗自律会”配合居委会、物业公司开展社区环境规划,修建狗便处理设施。一段时间后,不仅养狗扰民问题基本得以解决,邻里关系得到改善,而且居民参与解决社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也得到提高。

问题:

1.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的做法实现了社区社会工作的哪些目标?

2.结合案例指出社会工作者在推动告知、咨询、协商、共同行动和社区自治等不同层次的社区参与中采取的主要做法(将答案对应相应的序号填写在下方表格中)。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模拟试卷,2026中级社工《社会工作实务》模拟试卷1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1.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的做法实现了社区社会工作的以下目标:

(1)促进居民参与,解决社区问题。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在解决养狗扰民问题时,注重社区居民的参与,每一步都由居民商讨自行解决,社会工作者只是起到一个组织引导的作用,最终养狗扰民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2)改善社区关系,提升社区意识。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注重协调居民与居委会、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之间的关系,合理解决相应的问题,同时调节居民与居民之间的关系,促进居民社区意识的提高。

(3)挖掘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求。社会工作者在处理问题时注重挖掘社区里的资源,培养社区骨干,“养狗自律会”即由社区居民骨干组成,同时利用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等社区组织的相关优势,共同修建相关设施,满足社区的需求。

2、中级社会工作实务,模拟试卷,2026中级社工《社会工作实务》模拟试卷1

5 问答题 1分

某地发生特大洪水。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协助政府部门及时疏散、转移和安置受灾群众。机构的社会工作者在救灾过程中发现,有的受灾群众因目睹家园被毁的场景而深陷痛苦,难以自拔;有的受灾群众面对亲人遇难.难以处理极度悲伤的情绪;有的受灾群众害怕洪水再次来袭,时刻处于紧张、无助和恐惧的状态:一些受灾群众认为邻居分配到的饮用水、衣被等应急救助物资比自己多,心生不满,导致邻里关系紧张;还有一些受灾群众担心灾后生计问题,整日忧心忡忡,寝食难安。

救灾社会工作者依据灾害社会工作的步骤,分阶段、分步骤、有重点地落实各项救灾工作,并有针对性地提供专业救灾服务。尤其是在灾后重建过程中,面对有情况特殊的个别灾民家庭,社会工作者决定采用个案管理的办法帮助其顺利度过困难时期。

问题:

1.结合案例,说明社会工作者可以为灾民提供哪些灾后救助服务。

2.结合案例,说明在灾后重建中社会工作者采用个案管理的具体方法。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1.结合案例,社会工作者可以为灾民提供如下灾后救助服务。

(1)协助安置受灾人员,案例中提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协助政府部门及时疏散、转移和安置受灾群众”。

(2)及时开展危机干预,案例中提到“有的受灾群众因目睹家园被毁的场景而深陷痛苦,难以自拔”“有的受灾群众害怕洪水再次来袭,时刻处于紧张、无助和恐惧的状态”,需要社会工作者协助灾民顺利化解危机。

(3)修复社会支持系统,案例中提到“一些受灾群众认为邻居分配到的饮用水、衣被等应急救助物资比自己多,心生不满,导致邻里关系紧张”,需要社会工作者协助其解决邻里关系问题,搭建自救互救支持网络。

(4)社区重建与发展,案例中提到“还有一些受灾群众担心灾后生计问题,整日忧心忡忡,寝食难安”,需要社会工作者协助其进行灾后重建,包括家庭重建、社区重建、社会重建等。

2.在灾后重建中社会工作者采用个案管理的具体方法如下。

(1)评估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需要针对有特别需要的灾民进行全面评估,界定清楚其主要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案管理。

(2)确定服务方式,经过初始评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确定服务对象符合条件且愿意接受服务后,就要确定服务人员和服务方式。

(3)撰写服务报告,社会工作者需要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撰写过程记录、接案摘要和个案笔记。

(4)制订服务计划,正式开展服务之前,社会工作者要制订工作计划,写清楚服务的目标以及要采取的行动。社会工作者要和服务对象一起商议长期和短期目标。

(5)实施服务计划,根据工作计划,社会工作者要与服务对象一起实施服务计划,如接受心理辅导,参与社区支持性小组,参加就业培训等。

其他考生还关注了更多>

相关题库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