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等级:
发布时间: 2021-11-23 09:01
扫码用手机做题
吴先生,45岁,几年前因车祸而瘫痪,妻子在车祸中丧生,吴先生与10岁大的儿子相依为命,有时会有轻生的念头。因身体瘫痪,吴先生失去了原本在生产车间的工作,卧病在床的吴先生只得靠亲戚朋友救济。吴先生的母亲听说儿子出了车祸也重病在床。吴先生还有一个弟弟,负责照顾母亲,偶尔也过来看看吴先生父子。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吴先生的儿子照顾吴先生很多,但是到了上小学的年纪,没钱上学,所以儿子上学的事就一直拖着没法解决。
问题:
请根据上述情况分析吴先生的问题并为吴先生设计一份服务方案。
本题解析:
1.问题的陈述及分析
(1)吴先生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心理问题:情绪低落、沮丧,对生活丧失信心,有时有轻生的念头。
(2)经济上的困难和家庭生活困难:吴先生的生活主要靠亲戚朋友救济;弟弟因为照顾母亲不能对他进行照顾;儿子还年幼,却担负起了照顾整个家庭的重担。
(3)吴先生的儿子应该上小学,却由于经济困难和需要照顾家庭而一直没有上学。
2.方案设计
根据吴先生的上述情况,设计出如下服务方案:
(1)服务目标:帮助吴先生调整心态,重新找到生活的目标;帮助吴先生训练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减轻家人的负担;为吴先生提供多种资源,帮助改善吴先生一家的生活状态。
(2)方案实施策略:联系相关社区服务机构(社区志愿者、残联、社会救助站等)对吴先生给予支持;帮助吴先生寻求合适的社区照顾人员,照料其日常生活;为该家庭申请经济援助,减缓部分经济压力;对吴先生提供持续性的心理咨询。同时,联系附近小学,针对吴先生的家庭状况,减免费用让吴先生的儿子上小学。
(3)方案执行:主要包括提供服务、整合社区资源、联系服务机构、监督执行进度等。
(4)方案评估:吴先生对服务的满意度测量、方案执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评估、服务对象及其家庭情况改变评估。
某社区靠近市郊,绿树成荫,风景秀丽,居民生活非常惬意。但是,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影响着这里。为了给日益增多的汽车让路,路旁的绿化树被无情砍伐,一个接一个的建筑施工使附近的居民深受噪音、粉尘等的困扰,昔日颇有韵味的古建筑被商业区代替。宁静美丽的社区逐渐被繁杂与喧嚣所淹没。在此居住的居民十分不满,矛盾日益激化。
问题:
1.根据上述案例,试分析该社区目前存在的主要矛盾。
2.请结合社区社会工作方法,谈谈如何解决问题,缓解矛盾。
本题解析:
1.上述案例中,该社区目前存在的主要矛盾具体表现为:
(1)社区的自然环境被严重破坏,损害社区的生态文明。
(2)社区内的商业味道越来越重,失去了原来的古朴,渐失文化底蕴。
(3)由商业开发带来的嘈杂与污染,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而且存在着安全隐患。
2.社会工作者在运用社区社会工作方法解决该社区矛盾时,可采用的具体介入策略如下:
(1)首先疏导居民的情绪,聆听他们的心声,同时调整他们的非理性信念,增进他们对商业经济发展的理解等。
(2)联系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反映社区问题,争取社会的支持,阻止社区环境被继续破坏。
(3)将居民代表和商家代表召集到一起,采取群体访谈、角色互换小组等活动,共同分享在目前环境下各自的感受。
(4)运用同理心的方法,在双方都能既维护自己的利益又不损害对方权利的基础上,争取在商家和居民之间达成共识并制定一些规定,比如商家播放的音乐音量尽量降低,中午及晚上停止施工等。
案例:
赵刚与徐慧是大学同学,毕业后赵刚考上了公务员,徐慧当了老师,结婚后他们有了自己的女儿欢欢,欢欢聪明伶俐、活泼可爱。一转眼女儿到了上学的年龄,学校老师也夸赞欢欢学习努力、性格乖巧。正当他们憧憬美好未来人生的时候,不料徐慧在体检时被查出宫颈癌,夫妻俩竭尽努力四处求医,但两年后徐慧还是撒手人寰。赵刚强忍悲痛与女儿相依为命,周围不少人给他介绍女朋友,他都拒绝见面,其实他内心担心的是女儿的幸福人生。
同单位的李丽一直对赵刚有好感,赵刚妻子在世时她就对赵刚表达过爱慕但被赵刚严词拒绝。徐慧去世后,李丽想方设法接近赵刚,在赵刚出差或忙于工作的时候帮助他接送欢欢,慢慢地,赵刚由感激开始接受李丽的示好。李丽终于向赵刚明确表态,希望做他的生活伴侣。赵刚提出有关女儿的顾虑,李丽表示一定会对欢欢好。不久两人登记结婚,后来生了一个男孩乐乐。自从有了乐乐,李丽对欢欢的态度发生了变化,把欢欢看成是乐乐得到爸爸全部爱的障碍。赵刚在家时,李丽装出对欢欢好,只要赵刚不在家,李丽就折磨欢欢。赵刚职位提升后更忙,无暇照顾女儿,李丽常常把欢欢锁在家里不准外出,干很重的活,有时不给欢欢吃饭,而且经常拧、打、掐欢欢,拿欢欢出气,还恐吓欢欢不许告诉爸爸,否则会更折磨她。有一次,赵刚出差,乐乐摔倒了,李丽就把责任怪罪在欢欢身上,把她锁在地下室里,欢欢三天没吃没喝,邻居家的小孩到地下室外玩耍,听到欢欢敲窗求救,发现了被关的欢欢。
问题:
1.欢欢的哪些需要被剥夺了?
2.作为社会工作者,你如何遵循危机介入的原则进行危机介入?
本题解析:
1.从儿童社会工作的角度,儿童有四个方面的需要必须被关注,即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受保护的需要和社会化的需要。本案例中欢欢的这四种需要都不同程度地被剥夺了。
(1)儿童生存的需要包括获得基本生活照料、养育照料和可获得的最高水平健康医疗照料。本案例中欢欢的父亲无暇照顾女儿,继母经常不让欢欢吃饭,把欢欢关在地下室三天没有吃喝。
(2)儿童发展的需要也被称为儿童的成长需要,是指儿童为了身心发展需要获得的关爱、教育和引导。它主要包括:获得良好的家庭生活,得到父母的爱和适当管教,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拥有受教育的机会,有良好的教育和学习环境,满足其探索和认知世界的求知欲;获得足够的休闲和娱乐。本案例中的欢欢没有得到父母的关爱和适当的教育,没有良好的亲子沟通,更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反而处于被压迫的境况中。
(3)儿童受保护的需要也被称为儿童的免遭伤害需要,是指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在身心两方面得到安全保障,不受到任何人为的伤害(主要包括对儿童的虐待、忽视和剥削)。本案例中欢欢受到父亲的忽视以及继母的虐待和伤害,经常被继母打骂、逼迫做重活等。
(4)儿童的社会化需要是指儿童逐步了解社会、掌握生存技能的过程,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第一步。它要求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个人和社会的交互作用,获得语言、思维、情感等能力和行为方式。本案例中,继母不让欢欢出门,剥夺其和朋辈群体交往的机会等。
2.危机介入模式通常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减轻危机事件的负面影响;二是利用危机事件帮助服务对象解决目前面临的现实问题,同时提升服务对象适应环境的能力。遵循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应对欢欢进行如下的介入:
(1)及时处理。由于危机的意外性强、造成的危害性大,而且时间有限,需要社会工作者及时接案、及时处理,尽可能减少对服务对象及周围他人的伤害,抓住有利的、可改变的时机。本案例中应立即解救欢欢,社会工作者可以报警,与公安人员一起把欢欢从地下室里解救出来,做适当的安置。
(2)限定目标。危机介入的首要目标是以危机的调适和治疗为中心,尽可能降低危机造成的危害,避免不良影响的扩大。本案例中危机介入的目标应首先集中在对欢欢的解救与安置上。
(3)输入希望。危机发生之后,服务对象通常处于迷茫、无助、失望的状态中,所以在危机中帮助服务对象的有效方法是给服务对象输入新的希望,让服务对象重新找回行动的动力。本案例中的欢欢由于一个人在黑暗的地下室关了三天而没有饮食,造成了生理和心理的极大伤害,内心产生恐惧、绝望的感受,此时社会工作者应告诉欢欢悲剧结束了,有人在帮助她、支持她。
(4)提供支持。对欢欢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其走出阴影;对继母进行介入,调整认知,矫正行为,引导其认识自己的恶劣行为,看其悔改态度决定是否进行刑事介入;与父亲沟通,引导其认识到自己的失职和正确处理夫妻关系。
(5)恢复自尊。危机的发生通常导致服务对象身心的混乱,使服务对象的自尊感下降。社会工作者在着手解决服务对象的危机时,首先需要了解服务对象对自己的看法,帮助服务对象恢复自信。在对欢欢的辅导中注意引导欢欢认识到被虐不是自己的错,不是自己不好,帮助欢欢增强自信、重视自己、尊重自己。
(6)培养自主能力。危机是否能够解决最终取决于服务对象是否能够增强自主能力。虽然服务对象在危机中自主能力有所下降,但社会工作者不能认为服务对象缺乏自主能力。实际上,整个危机介入过程就是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增强自主、面对和克服危机的过程。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应帮助欢欢学会勇敢和自我保护,对欺凌学会抗争。
小辉今年上初三,最近越来越孤僻,学习成绩也逐渐下降,老师十分担心,于是找到社会工作者小梁求助。
小梁在对小辉的家庭进行走访时,了解到小辉的情况。在小辉5岁时,父母离婚,小辉跟着父亲生活。几年后,父亲再娶,小辉的父亲经常出差,对小辉的生活和学习关心很少,照顾家庭都是继母的工作。刚开始,继母只能照顾好小辉的生活起居,不知道如何与继子小辉建立好关系。两年后,继母生下了一个女儿,大部分精力放在照顾女儿上,对小辉越来越忽视。小辉变得越来越不听话.继母也觉得小辉越来越难管教,与小辉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
初三的小辉面临升学的选择,父亲一心要小辉上高中,而小辉觉得自己成绩不佳,想毕业后去职业学校学习,为此,小辉和家里发生过多次矛盾。
问题:
1.小梁决定用家庭结构图展现出小辉家庭的情况,请画出小辉家庭的家庭结构图。
2.针对小辉目前的困境,从小辉的正式系统和非正式系统出发,社会工作者分别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本题解析:
1.
2.小辉的正式系统包括:学校、居委会、社会工作者、老师。
正式系统可以采取的介入策略包括:
(1)社会工作者与小辉共同进行生涯规划设计。进入初三的小辉面临升学的选择,社会工作者可以让小辉通过学校学习、社团活动及讨论等途径,对自我和外界进行深入探索,通过自我探索,了解自己所处环境中的各种资源与限制,了解自己理想职业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在此基础上,通过生涯规划与决策环节,初步确立自己的生涯目标.找出“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差距,进一步找到自己在此阶段需要自我培养、自我加强、自我改进的方面,为顺利实现生涯目标做出准备。
(2)社会工作者小梁可以与小辉的任课教师合作,通过充分了解小辉的情况后,与老师商谈,为小辉进行课业辅导和关心,增强学习自信。
(3)小梁可以积极利用社区资源,让小辉与父亲、继母一起参加社区活动,增进彼此间的感情交流和情感互动。
小辉的非正式系统包括:小辉的家庭,父亲、继母和妹妹。
非正式系统可以采取的介入策略包括:
(1)与小辉的父亲沟通,或者让小辉与父亲参加沟通亲子小组,提供小辉和他父亲沟通技巧学习,让小辉与父亲有更多有效的交流;邀请父亲与孩子一起参加游戏.增进小辉父亲对小辉的了解与关心。
(2)推荐小辉的继母参加继母支持小组,通过让小辉的母亲与其他母亲分享,增进小辉的母亲对小辉的了解,学习与继子的沟通交流技巧,改善彼此的关系。
李奶奶今年已82岁了,老伴去年去世。李奶奶共生有二子一女,均已成家立业。大儿子15年前留学美国,一家人现在美国定居;二儿子1969年到江西插队落户,早在1978年就上调县城工厂,娶妻生子,现在夫妻俩都被选拔在县政府当干部;小女儿从戏剧学院毕业当了演员,结婚后住在婆家,经常出外拍戏。现在老房子里就李奶奶一人“留守”着。前几年李奶奶身体还算硬朗,这两年每况愈下,特别是老伴撒手人寰后,李奶奶总感觉到“下一个该轮到我了”。
问题:
1、您认为李奶奶现在面临哪些问题?
2、她需要得到老年社会工作者的哪些帮助?
3、请运用辅导技巧,帮助李奶奶解决心理问题。
1、李奶奶现在面临的问题有:
(1)疾病及与医疗有关的问题: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年人,往往受到慢性疾病的折磨,生活质量因此受到损害。李奶奶是82岁的老人,前几年李奶奶身体还算硬朗,这两年每况愈下。
(2)家庭照顾问题:李奶奶老伴去年去世,儿子、女儿都不在身边,老房子里就李奶奶一人“留守”着。
(3)精神上:自从老伴去世以后,精神上没有寄托,有恐惧感,老是想到死亡。
2、李奶奶需要得到的帮助有:
(1)需要参加社区活动与接受健康治疗。
(2)需要家庭子女亲情,需要照顾安排。
(3)需要精神慰藉、心理辅导。
3、李奶奶由于老伴去世,比较孤独,想到死亡,精神压力很大,作为社工,需要帮助李奶奶解决心理上的问题。比如:
(1)定期上门和李奶奶聊天,缓解她的精神压力。
(2)与李奶奶子女联系,请他们经常来看她,或接李奶奶到家中与他们团聚,经常打电话给李奶奶,让她缓解心理压力。
(3)建立人际关系网络,让李奶奶参加社区公益活动,结交同辈群体,放松心情。
本题解析:
1.李奶奶现在面临的问题有:
(1)疾病及与医疗有关的问题: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年人,往往受到慢性疾病的折磨,生活质量因此受到损害。李奶奶是82岁的老人,前几年李奶奶身体还算硬朗,这两年每况愈下。
(2)家庭照顾问题:李奶奶老伴去年去世,儿子、女儿都不在身边,老房子里就李奶奶一人“留守”着。
(3)精神上:自从老伴去世以后,精神上没有寄托,有恐惧感,老是想到死亡。
2.李奶奶需要得到的帮助有:
(1)需要参加社区活动与接受健康治疗。
(2)需要家庭子女亲情,需要照顾安排。
(3)需要精神慰藉、心理辅导。
3.李奶奶由于老伴去世,比较孤独,想到死亡,精神压力很大,作为社工,需要帮助李奶奶解决心理上的问题。比如:
(1)定期上门和李奶奶聊天,缓解她的精神压力。
(2)与李奶奶子女联系,请他们经常来看她,或接李奶奶到家中与他们团聚,经常打电话给李奶奶,让她缓解心理压力。
(3)建立人际关系网络,让李奶奶参加社区公益活动,结交同辈群体,放松心情。
试卷分类:中级社会工作实务
练习次数:1次
试卷分类:中级社会工作实务
练习次数:1次
试卷分类:中级社会工作实务
练习次数:1次
试卷分类:中级社会综合能力
练习次数:6次
试卷分类:中级社会综合能力
练习次数:6次
试卷分类:中级社会综合能力
练习次数:6次
试卷分类:中级社会综合能力
练习次数:5次
试卷分类:初级社会综合能力
练习次数:11次
试卷分类:初级社会综合能力
练习次数:9次
试卷分类:初级社会综合能力
练习次数:6次